燕头小学宗旨:心系教育,情怀燕小;燕小校训:勤奋、求实、微笑、创新;教师标语;教书育人为己任,言传身教为树人;团委的标语:扬起自信的风帆,驶向成功的彼岸。少先队标语:学校是学习之所,文明是成功之本;学生会标语:在服务中成长,在耕耘中收获;创卫标语:同建绿色温謦家园,共享清澈碧水蓝天。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教学科研 > 科研信息 >

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

发布时间:2015-10-15 10:06:29   点击:
文章分享:
   

 数学教学情境是教学中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,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,它不仅能激发数学学习热情,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: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过程。学习如果能与一定的情境建立联系,并且在有效的情境下进行教学,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在获取新知识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那么,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呢?
一、创设矛盾的情境,引领知识生长
建构主义认为,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的过程,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合理构建新知识的生长点,提供培育知识生长的有营养的“土壤”,让新知识自然而然地“生长”。让学生置身于原有的认知与新问题的矛盾冲突的情境中,强化学生对思维惯性的挑战,刺激学生消除肤浅、狭隘的思维模式,主动地顺应新问题,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,增强学生的求知欲,促进思维的进一步深化。
例如:在教学《求平均数》一课中,我和学生在课前一起玩了拍球游戏,然后在课上回顾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情况。男生队5人共拍了20个球,女生队5人共拍了18个球,通过比总数,学生判断男生队获胜。接下来,我把自己的成绩加入女生队,结果女生队6个人共拍了30个球,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认为女生队的总数多,所以女生队获胜。结果男生队喊出了反对的声音,他们在问题情境的参与中发现:男女队人数不同,这样比较不公平。于是,我抓住这个关键点,立刻进行问题引导: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,有没有一种公平的比较办法呢?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。最后,在一阵热烈的讨论中,学生探索出“求平均每人拍几个”的比较办法,并圆满解决了求平均数的问题。
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问题的引领,学生参与体验了知识“生长”的过程,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,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实效。如果把知识体系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,这种自主生长出的“活”的新知识就能让这棵大树茁壮生长。
二、创设现实的情境,让课堂走向生活
数学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,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。因此,在教学中,教师巧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,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讨论,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到数学研究中来,让学生学得自然、轻松、投入,让课堂展现生活场景,有助于新知识的生成。
例如,在教学“年、月、日”时,我是这样导课的,“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?”学生都高兴地回答“喜欢!”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:“你几岁了?过了几个生日?”“同学们,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,就会过几个生日,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,只过了3个生日。这是为什么呢?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?”学生听了,个个情绪高涨,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。这时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,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。同时,我放权给学生,给他们想、做、说的机会,让他们讨论、质疑、交流,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。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利,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,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,让学生放开说,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。条件具备了,学生自然就会兴奋,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,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。只有积极、主动、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,个体才能得到发展。
利用生活经验可以盘活思维,在例题教学时,如果平铺例题,学生学起来不怎么兴奋,印象也不够深刻。但若将例题巧设成悬念题,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盘活思维,印象深刻。
三、创设操作的情境,让学生动起来
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:“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,切断动作与思维的练习,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。”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,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,以“动”启发学生的思维,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、新想法,活跃课堂气氛。
“动”是儿童的天性,教学过程中,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,才会知道得更多,掌握得更好。例如:在教学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时,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30根小棒,让学生用小棒摆出几个自己喜欢的图形,然后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:“你摆的是什么图形?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?”学生的摆法很多,教师肯定学生的做法,同时提出“如果要摆30个三角形,需要几根小棒呢?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吗?”话音刚落,有的学生便举起了手,而另一部分学生摆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,说:“这么多三角形,摆起来太麻烦了,写加法算式也很麻烦,太多了!” 这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,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,学生学会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,学习乘法就很容易了。
四、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,使学生“知其所以然”
“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、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。认真听讲、积极思考、动手实践、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等,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。”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研究,有利于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想法,对知识的学习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。因此,情境的创设要以有效为起点,以思考合作探究为重点,选择合理的情境素材,精心设计情境过程,智慧地把握学生情感,让课堂情境收到实效。
例如,教学《圆的认识》时,为了让学生弄明白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道理,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探究这一问题情境。首先,准备圆形、椭圆形、正方形、长方形等纸片,用塑料小棒当车轴,试着滚动。然后,滚动不同形状的轮子,谈谈自己的感受。接下来,根据实验的结果说说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原因。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,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,又增强了学生探究、合作交流的能力,发挥集体的智慧,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。
 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,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。因此,我们教师要广泛学习,多思考,合理运用知识和技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“真”情境。只有创设了合理有效的情境,才能引导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状态,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并参与问题的解决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。

  • 欢迎社会广大师生来校参观指导
  • 地址:江苏省泰兴市燕头镇 邮编:225401 电话:0523-87694421
  • 版权所有 2014-2020 燕头小学
  • 苏公网安备:32128302000297号